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按照“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总体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大力实施多元化、多渠道的精准扶贫路径,合力推进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2017年底提前脱贫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认真抓好建档立卡工作。在2014年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对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实现了动态管理。根据2014年各项帮扶情况,完成脱贫2319人,并对脱贫人口进行统计分析,重新修正了各项数据。按照自治区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要求,结合各村自查与审计数据对比,对系统数据进行了更新,对不符合标准的贫困户进行删除(标记为一般农户)或作脱贫处理。
认真抓好“三到村三到户”扶贫项目。在9个自治区重点贫困村中实施了“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每个村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5万元,并整合各类资金,因地制宜实施扶贫产业项目。项目选定日光温室、设施葡萄建设,果树栽培,养殖肉驴、肉羊、基础母牛、肉牛短期育肥等产业。在项目实施上主要实行三种扶贫模式,即“合作社+种植小区+农户”带动模式、“杠杆式”金融扶贫模式、“先建后补、一卡到户”扶贫模式,共扶持849户,3044人。
认真抓好扶贫互助金试点项目。我区现有互助资金试点村7个,分别是小五家乡小五家村、新井子村、老西营子村,美丽河镇后美丽河村、前美丽河村,元宝山镇新地村,五家镇望甘池村(其中前美丽河村和望甘池村为“杠杆式”扶贫试点村),共有扶贫互助金本金140万元。各试点村积极利用互助金支持农户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使之成为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有效扶持方式。自2013年以来,已累计发放借款337.9万元,扶持农户328户,其中贫困户316户。
认真抓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2015年,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市级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项目款400万元,与邮储银行合作,实行优惠贷款利率(比同等贷款利率下调3个百分点),同时按1:10放大贷款比例,使金融贷款规模达4000万元。截至2015年11月底,已发放贷款1400万元,其中,发放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贷款860万元,发放农户贷款540万元。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使部分特色项目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实现了金融扶贫、贫困户脱困、农民致富多方共赢的局面。
认真抓好社会扶贫工作。一是利用我区各类扶贫资源,开展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社会扶贫济困活动。向6个镇乡的24个贫困村派出24支常年驻村工作队,派驻工作队员73名。工作队深入到所进驻的贫困村,帮助贫困村制定好扶贫规划,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方案,并在理清发展思路、发展产业项目、支持备耕春耕生产等方面帮助贫困村办了很多好事实事。据统计,区直各单位共为贫困村捐助化肥10吨,慰问残疾户、特困户116户,发放慰问救济金48500元,落实抗旱、修路、自来水改造、广场硬化、村活动场所建设等项目资金22万元。二是市级定点帮扶单位积极帮助帮扶点办实事。赤峰市医院领导带队为风水沟镇风水沟村村民义诊,并为察干山农业科技园建设了3000立方米储水池一座,解决工程建设资金30万元。赤峰市统计局、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定点帮扶美丽河镇新安屯村,两家单位领导多次深入到新安屯村调研,为新安屯村20名贫困学生发放救助金16000元,为该村墙面路面硬化工程捐助2万元建设资金。(潘玉娟)
[责任编辑 黄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