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新形势对社区警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区公安分局坚持“四项引导”,不断丰富拓展社区警务工作内涵,大力推进社区警务室建设,为更好地完成社区基础防控网建设和维护社会治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目标引导,着力解决社区警务“干什么”问题。该局定职责,明确任务,以社区民警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作为工作切入点,定位社区民警职责;定载体,量化要求,精心组织民警开展“警民恳谈日”活动,加强与群众沟通交流,要求社区民警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警务室接待群众,推动建立服务群众常态机制;定考核,细化标准,优化完善社区警务考核机制,同时以具体化、标准化形式明确社区民警工作内容,确保社区民警“干有标准、干有方向”。
二是民意引导,着力解决社区警务“为了谁”问题。该局坚持常态走访,融入群众,以“三评三访”活动为载体,号召社区民警走出警务室,走进千家万户,建立常态走访群众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提高群众熟悉率;坚持拓宽平台,丰富内涵,充分依托“网上警务室”、治安巡逻力量的组建等平台,加强警民互动,推动社区警务工作延伸;坚持倾听民意,了解民需,组织民警深入到群众中进行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所求,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以便提供便民惠民服务。
三是方法引导,着力解决社区警务“怎么干”问题。首先实行矛盾联调。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是社区警务一项重要内容,该局实行社区民警与居委会干部、居民代表联合调处矛盾纠纷机制,坚持从“小问题”、“小矛盾”着手,借助社区调解组织的力量,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使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实行治安联防。以入室盗窃、电信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为重点,扎实推进老居民小区安防体系改造升级,推进和谐安民工程建设,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真正把警务室建成让群众放心的地方,当好社区安全防范“带头人”。
四是考评引导,着力解决社区警务“要干好”问题。围绕安全感、满意度、社区民警知晓率等几项考核系数,每季度采取电话和问卷相结合方式系统衡量社区民警工作实绩,并将考评结果与社区民警评先评优、物质奖励挂钩,真正引导督促社区民警沉入社区、融入到群众当中;以充实优秀青年民警、配备社区保安等形式,优化队伍结构,缓解社区警力不足的问题;围绕“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要求,强化社区民警信息应用普及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社区民警工作能力。(田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