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经济视窗
我区羊绒纺织业依托技改稳定发展局面
经济视窗  加入时间:2013-06-18 08:50:00

    我区羊绒纺织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企业都是由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集资或合伙出资兴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区羊绒纺织加工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行业发展是一波三折。
    多年来,我区羊绒纺织业未能形成具有品牌优势的拳头产品,自我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极弱,大部分企业靠给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北京雪莲公司、天津万泰公司等大企业提供带料加工服务分一杯羹。尤其是最近几年,企业生产订单大幅度减少,加工价格下降,加工费结算时间滞后,工人工资不断上涨,企业经营日益困难,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2010年,我区羊绒纺织业发展跌入低谷。
    为提升企业生产加工能力,我区羊绒纺织企业在行业信用互助协会的促动下,决定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向科技要效益。2011年,在农合行的大力支持下,五家企业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购进了37台电脑横机,其中,巴林奥雪购进16台,塞北绒王购进8台,格尔雅购进4台,蒙威飒购进5台,红珊瑚购进4台。电脑横机引进使得我区羊绒纺织产品增加了花色样式,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羊绒纺织协会会长田景华说:“一台电脑横机一天的工作量相当于4个手摇横机的工作量,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在人工方面,每个工人能同时看管四台电脑横机,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
    这次技改,让处境艰难的我区纺织业迎来了寒冬中的“小春天”。据介绍,技改完成当年就取得了较好成绩,仅以巴林奥雪为例,产量由10万件增加到了15万件,产量增长了50%,销售收入由700万增加到1080万,增长了54%。
    2012年,受世界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我国经济下行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了极大冲击,我区羊绒纺织企业再受其害。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织企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2012年订单减少40%,内部企业因订单减少合并50%;北京雪莲公司也减少了50%的生产规模,受其连带影响,我区羊绒加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带料加工业务急剧减少。我区羊绒纺织企业因规模小,经济实力不足,很难得到国有银行大额贷款;工人工资平均由1350元上涨到了1800元,增幅达33%,困难重重下,山前奇梅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赤峰龙泰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赤峰圣玛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等羊绒纺织企业相继倒闭。整个行业年生产加工羊绒衫55万件,较2011年下降51%,销售收入3100万元,较2011年少实现900万元,下降20.51%,税收实现260万元,较2011年少实现140万元,下降35%,经济效益全面下滑,全行业亏损。
    困境下,羊绒纺织协会坚定发展信心,年初召开行业年会,认真分析总结行业形势的发展变化,确定了加大投入,深入开展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先进电脑编织机保有数量的发展策略。从今年3月份开始,巴林奥雪、格尔雅、红珊瑚、塞北绒王、蒙威飒等公司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先后引进43台电脑编织机。还有一部分企业正在积极筹措资金,考察市场,准备引进电脑编织机。同时,我区羊绒纺织企业从经营管理方面寻找突破口,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分工进行调整,加大了缝合、质检等后期工序人员在总员工中所占的比重,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新建或扩大连锁销售点,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同度;通过行业协会加强与各级政府及金融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政府和金融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田景华介绍,通过多方面努力,我区羊绒纺织业产量和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回升,出现了稳定增长的局面。(专刊记者 宋元索)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