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经济视窗
【砥砺奋进的五年】盛森硅业——赤峰新兴产业的新标杆
经济视窗  加入时间:2017-06-13 17:18:37


6月12日,记者驱车来到五家镇工业园区,只见盛森硅业公司的二氧化硅生产车间一片忙碌,洁白的纳米二氧化硅经过真空灌装、包装、打包后,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这批新下线的8吨产品,将通过汽运运至青岛港,再装入2个集装箱海运至韩国一家生产硅酮密封胶的企业。

“我们生产的二氧化硅已达到食品级别,细度达到纳米级别。”盛森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贾广宇介绍,这种入口爽滑细腻的产品,因其颗粒微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无毒无害又能增加奶粉等食品的流动性。纳米二氧化硅究竟有多细?贾广宇打了个比方:一克产品如果把每个颗粒的表面都铺展开,总面积能达到400平方米。

过去,四氯化硅是多晶硅生产链条尾端的有毒有害废液,是对环境有重大危害的污染物。现在,盛森硅业变废为宝,将它与氢气和空气在1800℃的高温下燃烧,再经过凝聚、分离、脱酸、筛选等过程,就能精制出纯度非常高的纳米二氧化硅。这种高科技新材料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塑料、涂料、橡胶、化妆品等生产领域。

元宝山区因煤而兴,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盛森硅业的崛起实现了我区由“黑”到“白”的产业升级。经过8年的发展,目前企业的二氧化硅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000吨,产品获得了“内蒙古名牌产品”称号。目前,产品市场价格坚挺,始终保持在每吨2万元左右,企业年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

为了把新材料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今年,区政府和盛森硅业共同推动实施了高端纳米硅及高纯锆、钛系列高科技源头产品综合利用循环项目。这个总投资80亿元的项目包含硅、锆、钛等15个小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6.56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高纯氧氯化锆和年产1.5万吨二氧化硅生产线。眼下,一期工程的三通一平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即将开工,到2018年2月将进行试生产。

高科技研发队伍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撑。盛森硅业所属的纳米粉体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拥有34名科技人员的研发团队,中心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青海大学合作,已拥有“小分子烷烃燃烧制备气相二氧化硅的方法与装置”等8项发明专利及6项实用新型专利。

“我们的新项目在技术上将实现两个创新。”公司总经理米成章介绍,新项目将实现四氯化锆、二氧化硅、电解盐酸、高性能硅橡胶系列产品生产新工艺的创新组合,而扦插石墨烯工艺也将成为国内的首创。

“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锆材料、硅材料、高性能硅橡胶、石墨烯、纳米磁性氧化铁、纳米二氧化钛等6大系列产品。”盛森硅业董事长马公林对系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信心满满:“我们将继续开发胶体电池、军工涂料、高温电缆、石墨烯电池、隐身涂料等20多个产业项目,这些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经济体,成为赤峰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徐永升)

 

                                                                      [责任编辑  李艳波]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