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外媒看宝山
走在金色大道上
外媒看宝山  加入时间:2013-10-15 16:15:04

 

  近日,记者在元宝山区平庄西城区二中对面的公交车站等车时,与一同等车的王大娘聊了起来。王大娘对记者说:“我腿脚不利索,原来去平庄街里儿子家就得打车,每天来回需10元钱,现在只要下楼走几十米等一会儿就能坐上公交车,不到十分钟就到儿子家了,出行方便多了。”

  近年来,元宝山区结合本区城乡客运发展实际,把加快推进客运班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举措,努力改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城乡客运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完善农村客运网络,使全区城乡客运网络覆盖面得到了极大拓展,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全面推进的发展格局。

  统筹规划,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班线公交一体化改造进程

  2006年11月,元宝山区组建了中大公交公司,隶属于区交通运输局。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购置了83辆城乡公交车投入营运,有效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按照实行“车主出资购车,公司统一经营,单车独立核算”的运营模式,实施了以平庄城区为始发站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重新审批了公交线路,在自治区率先开通了农村公交车。截至目前,全区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公交车45辆,年运送乘客达300万人次,行政村通车率达100%。采取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协调驻地企业投入、区财政配套、镇村自筹、申请银行贷款相结合的办法筹措资金,先后投入资金3.5亿元,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力度,截至2012年末,全区通村油路总里程达到42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农村路网结构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开展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采取多种方式投资1.05亿元新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平庄一级汽车客运站,在建站过程中,元宝山区把公交化改造工作统筹考虑,设立公交总站,将区内各客运公司都集中到新站内运营,对区内11条线路、22台定线班车进行重新调整,购入18台空调公交车,投入平庄城区及平庄至元宝山沿线的公交线路运营,实行“公司出资购车,公司统一经营”的“公有公营”运营模式,受到了城乡广大居民的热烈欢迎。

  排除困难,化解矛盾——保证公交化改造平稳进行

  在班线公交化改造过程中,元宝山区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化解由于原有定线班车的退出而导致的各种矛盾,努力解决在公交化改造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等问题,确保公交化改造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针对车主存在公交化改造后效益低、收入下降、怕担风险等问题,由交通运输部门召集车主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和讲解公交化改造的前景,从而消除了车主的顾虑;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每年对城区公交车每辆补贴3.18万元,对区内定线营运班车不再审批定线营运线路和车辆,保证了车主的经济效益;针对部分车未到报废期车主不愿改造问题,区交通部门把能继续运营的车辆调配销售到其他班线,尽量减少车主的损失,解决实际困难;对暂时未售出车辆的车主,则帮助他们采取借贷款先改造后还款的方法,保证了公交化改造工作有序进行;在选择车型时,由区交通局领导带队率公司人员、车主代表外出考察,根据线路的客流量预测,并综合考虑车辆的质量、节能效果确定车主满意的车型。

  规范运营,优质服务——创建客运市场新品牌

  “我居住的小区离单位很远,7路公交车正好在小区和单位附近都有站点,我每天乘坐7路公交车上下班,非常方便。不仅服务好,还有空调,每天坐车心里很敞亮。”在某单位上班的张女士对记者说。

  抓好改造后的公交车运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做到安全、正点,是保证公交化改造成功的关键。为此,元宝山区由交通运输部门统一制定公交发展规划,统一配置公交资源,统一公交运价标准,统一服务标准,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对线路审批、车辆投放、站点设施、司乘人员上岗标准、服务规范、监督机制、评价体系、扶持政策等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以此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制定了“五定四统一”的标准,即“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站点、定票价,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排班、统一营运标识”。利用GPS定位系统,加强对车辆运行的调度和监控,保证公交车运行安全、正点。公司对发车情况进行监督,将班次运行情况与财政补贴发放挂钩,未按班次运营的车辆扣减补贴。开展了校车业务,每天20多辆车定时接送学生,实现家门口到校门口点对点的交通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上学交通难问题,开展了平庄至元宝山的通勤业务,每天早晚各发两个通勤班次,既较好地解决了企业职工上下班问题,也增加了公司的收入。 (薛广明 鞠国柱)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