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外媒看宝山
南荒村依法治理实现“漂亮转身”
外媒看宝山  加入时间:2012-12-19 10:08:01

                   整洁靓丽的村容村貌                  加强两委班子建设 增强执行力公信度

党务财务村务公开 民主监督求真务实           健全民事调解机制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草原书屋”忙充电 争做法律“明白人”        接受司法部门指导 共创良好法治环境

求计问策访农家 干部群众心连心

  过去,这里旧屋错综,土路扬尘,民心涣散,矛盾重重,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如今,这里新房林立,道路平整,人心齐聚,其乐融融,是众所周知的文明村。15年来,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南荒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由衰到兴。一路走来的南荒村党委书记王敏太感慨地说,开启和谐富裕大门的“金钥匙”,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村之路。

  12月6日,记者一行走进位于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北部的南荒村,映入眼帘的是纵横交错的油路、干净整洁的院落、川流不息的车辆……“现在我们就是生活在天堂里,出来进去走的是柏油路,没事儿可以看看免费的有线电视,还可以到休闲广场转一转,我家孩子2010年考上了大学,村里给发了奖学金,我们现在生活可真幸福!”村民王大娘激动地对记者说。

  然而,15年前的南荒村,却是另一番景象。80年代初,借国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东风,村里创办了煤矿、建筑公司、奶牛公司等多家集体企业,但由于企业管理方式落后,与村集体产权关系模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导致投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企业背负了巨额债务,积重难返;由于村务财务不公开、不民主,积累了很多矛盾;农业产业结构落后不科学,全村1.1万亩耕地基本从事传统耕作,没有高效经济作物支撑,加之农资、劳力、水电、机耕等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农民收入始终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状态。思路滞后导致发展落后,社会局面极不稳定,南荒村当时是出了名的上访村。

  1997年3月,以王敏太为村党委书记的两委班子走马上任,接过了这个棘手的“烂摊子”。如何治村理政,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他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依法办事、依法治村。

  民主管理,让群众当家做主人

  在采访中,王敏太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用制度管人管事才能做到“理事有章,办事有据,行事有序”。1998年6月,南荒村建立了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随后他们逐步建立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关于加强科教文卫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及“两委”工作规范等各种村务、财务规章制度,聘请了执业律师担任村常年法律顾问,确保各项村务管理合法合规。对涉及“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严格履行“五步决策”机制,即先通过村党委提议、村两委班子会商议,再经镇党委审议、村党员大会评议,最后再由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确定。

  记者了解到,在南荒村项目要不要上、旧房如何改造、补偿款如何分配,一切重大事务全部让村民参与,集体讨论决定,真正实现了“事事依法办,村民说了算”。在具体执行上,他们实行了“契约管理”,即以合同契约的形式规定权利责任、目标任务并公布于众。村民监督委员会对项目全程介入,参与决策过程、监督决议履行、反映群众意见。村财务实行“双管监督”,存折由村会计保管,密码则由村民理财小组掌握,每笔资金的动用都要通过村民理财小组确认。每月村民代表和理财小组都要对村里的财务开支进行审核,定期张榜予以公开,给群众个明白,还干部个清白。南荒村二组村民张良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村民手里的‘权力’大着呢,上至修路建房,下至招待用车,都有群众说话的份儿,咱们可是‘掐戳’管干部呢。”

  依法治企,激发集体经济活力

  如何化解村集体企业巨额负债,进一步激发集体经济活力?是摆在南荒村两委班子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王敏太谈起当年的经历,至今难以忘怀。他说,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村两委班子果断地抡起了企业转制、依法治理这把“板斧”。在村民集体决议通过改制方案后,企业招商招标都依法有序公开进行,集体企业迈开了扭亏为赢、发展壮大的步子。

  王敏太介绍说,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南荒村率先聘用了企业法律顾问,让专业律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把关献策,降低市场法律风险,推进企业建立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很快,这一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举措就见了效果。转制仅3年,昌盛煤矿就向村缴纳租金1020万元,成功化解了原企业1000万元的债务包袱;30万吨煤矿每年向村里上缴承包费1068万元,不断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建筑公司、奶牛公司、农机站等村办集体企业从转制中也焕发了生机,成为了南荒村经济腾飞的源头活水。以翟树海担任总经理的宝昌建筑三公司为例,改制前企业产值不足百万元,现在已达几千万元的规模。

  如今,南荒村不仅摆脱了2000多万元的债务,村里还有了2000多万元的存款。预计到今年年末,全村将实现总产值5.6亿元,村级收入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从而成为了元宝山区乃至赤峰市赫赫有名的经济强村。

  调解先行,创建和谐发展环境

  多年来,南荒村由于换届选举、征地拆迁、地企关系等积累的信访纠纷,戴上了“上访乱村”的帽子。为了创建一个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南荒村从加强人民调解入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民调解“南荒经验”。

  2012年3月,村民张振江、王世凯与许子田因扒砖墙发生纠纷,事后许子田发生身体伤害住进了医院。后经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出面调解,张振江、王世凯一次性付给许子田各种费用3.3万元,及时化解了这场邻里纠纷。据村人民调解员于柏忠介绍,近年来,全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实现了无民转刑案件、无非正常上访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一般纠纷转为复杂纠纷的“四无”目标。如今,南荒村大小纠纷不出村,彻底摘掉了“上访乱村”帽子,成为元宝山区远近闻名的民主法治建设基地,先后获得市区两级维稳先进集体、先进民主法治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南荒村始终秉承“发展经济和化解矛盾并举”的治村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了“五有”标准(有工作场所、有标牌、有印章、有文书、有统计台账)的村人民调解室,长期聘请本村两位有名望、懂法律、热衷调解工作的人员担任专职调解员,专职调解员与村委会成员享受同等的工资待遇,并建立了调解岗位责任制、纠纷受理登记制、排查反馈制、处理回访制、首问责任制、调处承诺制、联系督办制、档案管理制等一系列制度规范,真正实现了组织、制度、工作、报酬四落实,使人民调解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如今,南荒村共有1个村级调委会、16个村民调解小组,拥有专职调解员2人、人民调解员21人、纠纷信息员54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调解组织网络和工作队伍,成为维护全村稳定的先遣部队。

  强化教育,增强村民法律“体质”

  上午9时,记者来到南荒村的“草原书屋”,只见这里早已热闹非凡,村民选书的选书,看报的看报,有的还在认真地做读书笔记。村委会主任刘荣对记者说:“现在前来借书的村民越来越多,特别是法律类、种植养殖类的书最受欢迎!”

  据刘荣介绍,南荒村在面向村民开展科技教育培训的同时,始终把普法教育摆在了首位,以宣传教育促进意识培养。村里制定了法制宣传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村领导带头学法,全面统筹安排,专人负责落实,经费实报实销。建立了80平方米的“草原书屋”,购置了各类法律书籍、光盘,设立了普法宣传墙,党员活动室、村民会议室、远程教育频道、村民代表大会、宣传窗、公示栏等都成为开展法制教育的阵地和课堂。村法律顾问每年度都至少举办两次村民普法讲座,每年开展村民学法活动不少于4次,村组干部、党员和集体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每年学法不少于6次,加大村组集体“三资”管理、村级事务契约化等村务管理以及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积极开展“普法造血工程”,除人民调解员以外,培养了近200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农村基层,成为传播法律知识的中坚力量。为提高普法的针对性,村里印制了调查问卷,收集反馈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和难题以及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区普法讲师团下村开展“订单”普法,并不断完善提高村务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学法秀才大比武”、“调解能手评选”、“争当农村法博士”等系列活动,调动群众学法热情,极大地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全村两委班子干部依法治村理政、村民群众依法办事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喜结硕果,南荒村实现跨越崛起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切实有效的依法治村措施,使南荒村村务财务管理更加民主、透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更加科学到位。15年来,南荒村用依法治村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干群之间的心结,摘掉了“上访乱村”的帽子,矛盾纠纷化解了、干群关系和睦了、集体企业脱困了、村民素质提高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步入了法治兴村奔小康的快车道。

  记者在这里欣喜地看到,一座座矿山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源,万亩粮食作物种植区、百亩冷水鱼养殖加工区、百户个体私营煤炭生产经销区、绿鸟鸡养殖场、奶牛养殖园区、肉羊养殖小区,处处流淌着新农村经济勃发的血脉;占地1.7万平方米的村民休闲广场,1000平方米的便民商业网点、篮球场,20多套群众健身器材,投资200多万元修整一新的教学楼和绿化美化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功能完备,占地630亩的农民新村,绿树成阴,花团锦簇,处处彰显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生机;投资3600多万元的配套水电路基础设施,全村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100%,14个村民组全部通上了柏油路,免费为全体村民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60岁以上老人村里每月发放养老金,学生考上大学村里发放奖学金……处处彰显着南荒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喜人成果。

  在南荒村的荣誉册上,自治区文明村、内蒙古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赤峰市十强村、先进民主法治嘎查村……一个个荣誉称号流光溢彩,让人目不暇接。对此,村党委书记王敏太动情地说:处处靠法,事事依法,南荒村能取得今天的辉煌,靠的就是民主管理、依法治村这本“真经”。

  风暖百卉吐芳华,雨后春笋破土出。南荒村民主管理、依法治村的做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元宝山区司法局局长、区普治办主任王洪武给予了南荒村这样的评价,南荒村立足村情、民情,探索出了一个依托“四民主二公开”为核心的普法依法治村平台,突出发展村级经济、保障改善民生两条主线,实现了村务透明、村民富裕、村居和谐,创新了民主法治村创建实践,为元宝山区下一步村级依法治理提供了可推广、可借鉴的方法。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