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外媒看宝山
情为民所系
外媒看宝山  加入时间:2012-12-20 10:55:42

 

  近年来,随着资源型城市伴生困难、国有大企业改制等诸多问题,元宝山区民生事业尤其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对此,该区不回避、不推诿,认真研究政策,准确把握形势,以“保稳定、促发展”为主旋律,在这片9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唱响了一曲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福祉的民生事业和谐乐章。

  抓好就业促民生

  本着“大布局、大服务、大培训、大就业”理念,该区构建起多元互动城乡统筹的大就业格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元宝山区把这一根本问题实实在在落实到政策和行动中,作为全区工作“一盘棋”的重要部分,把就业工作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共同列入政府年度经济考核目标体系;将城镇新增就业指标扩展为城乡新增就业指标,与镇街签订责任状,制定奖励政策,仅两年时间,城乡统筹新增就业人数就达到23000多人。

  在“工业兴区”大战略的发展环境下,元宝山区专门制定了“政府重大项目拉动就业”政策,建立起完善的就业评估体系,政府投资、引资的重大项目立项和开工建设都要把就业作为优先目标。“一区五园”的工业发展格局,承载着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4个招商引资项目,为拉动就业提供了广阔平台,仅伊品生物一期用工就解决了951人就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转移就业。全区形成以和润、康绿源、春之秀等企业为龙头,以“菜、花、果”为主导的优势产业种植基地,通过种植、养殖等现代农业项目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并间接带动4万多人。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仅羊绒纺织行业就吸纳就业2200多人。目前元宝山区注册中小企业2000家,带动就业4万余人。通过现代服务业扩展就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构建起平庄、元宝山两大服务业集聚区,吸纳更多人员灵活就业。即将投入使用的大型商贸项目“食天下”,作为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创业服务项目,在促进地区现代商贸的同时,也可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

  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扶持具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初始创业人员。强化培训,稳定就业。在详细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出就业技能长短期培训周密计划。仅2012年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等灵活方式,就培训城乡劳动力110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城乡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为广大就业者插上了搏击飞翔的有力双翅。

  抓好人才促发展

  坚持人才兴区、人才兴业、人才兴企,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双赢共进。

  公开招考,选拔贤才。自2011年始元宝山区组织了两次大规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今年有6337人报名,是元宝山区建区以来招考岗位最多、报名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在公正、公平、公开的阳光运行下,169名德才兼备的考生通过自身努力,走上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元宝山区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搭建平台,广纳人才。为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招募效应,元宝山区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先后举办了几次大型高校毕业生暨企业交流洽谈会。有8000多高校毕业生踊跃参加,现场气氛热烈,实现招聘1300余人,达成意向性协议2800多人,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人难问题做了成功尝试。

  优厚条件,引进人才。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元宝山区出台政策,经严格选拔,从内蒙古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全国高校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专业人才,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标准,财政全额负担,派驻到和润农业、康绿源、大牧场等全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充实技术力量,助推企业发展。目前,先后引进派驻的27人均已成长为各大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而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又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生力军。

  抓好保障促稳定

  面对难题,积极破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国有驻区企业平煤集团转制带来的主辅分离改革,使多年累积的下岗大集体工人、“五七工”等养老、医疗等遗留问题,给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尤其是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元宝山区从大局出发,克服重重困难,稳妥解决问题:针对改制中9000多名下岗大集体工人的养老保险问题, 2009年以来,累计为15945人次“4050”人员落实社保补贴3467万元。一次性集中接收平煤大集体工人7850人参加了医疗保险。针对“五七工”问题,元宝山区积极协调平煤集团,截至目前共审核报批10202人。

  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大力做好社会保障基层基础工作。全区对社区进行整合,重新划定42个社区,以事业编制公开考录形式为社会保险局增编增人,扩充力量。积极实施就业和社保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上级有关社保待遇调整政策。对城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五年进行了调整。五年间,全区社会保险工作实现了“四个翻番”和“两个开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167人,五年间增加了3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7543人,增加了1.9倍;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418人,增加了1.7倍;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2228人,增加了3.5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121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285人。实现了保障面从窄到宽、保险基金从少到多、保障水平从低到高的新跨越。

  抓好劳动关系促和谐

  坚持管理与服务并行、教育与整顿并举原则,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带来的劳资矛盾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大难”问题,更是事关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元宝山区一方面广泛深入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使用工企业增强遵规守法、规范用工意识。同时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和劳动仲裁调解力度。为全面“保驾护航”,专门建起农民工工资支付“绿色通道”,由政法委、人社、信访等13个部门组成“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做到了短、平、快处理严重拖欠案件。劳动监察大队对重点监控单位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动态督发工资。协调银信部门,开设专用账户,畅通工资支付渠道。先后为农民工拨付拖欠工资款4000多万元。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元宝山区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为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写下新的篇章。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