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点赞啊,都是咱们的身边事,你投上一票,她就可能成为本月的‘十佳微善’。看,爱心人士,捐赠衣服3000件;讲师徐君,让万名孩子学会感恩;平中学生,救醒昏迷妇女……”8月8日,平庄东城街道办事处刘淑杰对记者说。原来,这是东城街道办事处草原蓝哈达志愿者协会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抓拍微善、邀您点赞”活动。
在元宝山区,文明创建就是一项事业,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就是一份责任,干部群众时时刻刻为之拼搏就是一种时尚。
领导重视,多措并举,形成联动创建机制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根在群众,核心在部门联动。
领导重视,上下联动“一盘棋”。元宝山区成立创城工作指挥部,区委书记、政府区长任总指挥,下设12个专项推进组,由区委常委和各副区长分别担任推进组长,联系相关街道和所分管的部门单位。充分发挥创城指挥部和专项推进组的牵头抓总作用,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落实推进创城工作,确保各项创建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区委书记定期召开调度和联席会议部署研究创城工作,现场办公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督导问责,对标达标求实效。区委、政府与各街道办事处、创城主责单位签订责任状,安排落实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共建小区工作。制定出台《元宝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问责办法》,由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牵头,成立12个考评督查组,划分督查区域,高密度巡查督导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公益宣传、窗口服务等实地考察内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启动问责程序,将创城工作纳入镇乡街和区直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工作动力,年底统一考核,排名兑现奖惩。
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加大硬件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该区借助被列入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契机,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大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力度,稳步实施城区街路延伸改造、环路建设及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有序推进平庄乐园三期续建、平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续建工程,开工建设集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中心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在去年创城投入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对城市道路、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市社区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达标。
狠抓综合整治,补齐环境卫生短板。该区将今年确定为环境综合整治年,制定并下发了综合环境治理方案,从大气环境、水环境、重点公路沿线环境、城市及城乡结合部环境、乡村环境等五大方面着力解决公共场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及周边脏乱差和卫生死角问题。为确保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明确了责任单位、牵头单位和完成时限。
创新管理,补齐公共秩序“短板”。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将住建、公安、交运、教育、商务、卫计、文体广电、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确定为重点责任单位,根据部门职责,细化分解27项工作目标和188项考核指标,将创城任务融入部门日常工作,加大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公共秩序整治力度,切实解决行人和机动车违章、摊贩占道经营等问题。开展“治乱治堵”行动,对城区各主要路段路牙石进行平整,增设停车位3504个,在城区路口安装交通安全“语音提示器”,提醒机动车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广泛发动,积极宣传,践行核心价值观
元宝山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始终把宣传教育贯穿到创建全过程,印制“同创文明城,共建元宝山”宣传挂历5万张,发放“争做文明市民,共创文明城市”宣传手册3万册,制作公益广告2000余幅,开办社区文明城市宣传栏200多期,悬挂宣传标语560余条,制作建筑工地文明墙500余面。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已融入元宝山区5镇1乡、6个街道办事处的街头巷尾。从党政机关到中小学、幼儿园,从车站、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到建筑围挡、大屏幕和公共宣传栏等各类载体,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实现处处可见。
该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中,落细、落小、落实,引导社会各界熟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退休教师李永拾荒6年替子还债诠释诚信,被评为中国好人;在广大妇女中评选“最美家庭”,12户 “最美家庭”受到表彰,谢国新家庭还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系统开展“道德餐吧”建设,楼道走廊、教室墙壁的醒目位置张贴悬挂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目前,全区600道德餐吧成为5万学生的心灵港湾。各街道社区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元钱敬老”、敬老聊天、“夕阳幸福岛”等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助盲”活动被评为“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创新案例”,“一元钱敬老”被授予“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
该区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创城动态,在区内电视、报纸、网站和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开办《文明元宝山》专栏,引导全区人民争做“文明宝山人”。“创建全国文明城、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33万元宝山区人民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元宝山大地文明之花处处盛开。(赤峰日报)
[责任编辑 李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