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区就业服务局
(2020年6月)
为更好地开展我区企业以工代训工作,我们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内人社办发【2020】94号文件及已经开展以工代训的地区的实际工作经验,编写了这份指南,以利于我区企业做好以工代训工作,及时开展以工代训工作和申请以工代训补贴。
一、以工代训的含义的理解和政策着力点及目的
以工代训,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利用自有场所、生产设备,让职工边工作边进行生产技能培训。即以边培训、边工作,代替完全脱产培训,让受训人员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习培训与实际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主要区别于完全脱产的集中培训。
实施以工代训补贴,有两大政策着力点:一是鼓励企业新吸纳就业人员扩岗位,二是支持困难企业以训稳岗保岗位。
要求企业开展以工代训,以训稳岗、拓岗,目的就是鼓励企业通过提高在职职工技术水平稳定现有工作岗位和更多地吸纳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实现扩大就业岗位。
二、明确以工代训政策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财政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内人社办发【2020】94号中规定:“(一)对中小微企业新录用的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可根据吸纳人数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二)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或职业技能培训的,可根据组织以工代训人数或培训人数给予企业或培训机构职业培训补贴。(三)支持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各类企业开展以工代训,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上述三类企业中,第一类侧重的是一年内(2020年1月-2020年12月)新吸纳的四类人员,入职后展开以工代训。其中,就业困难人员指《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内人社办发〔2020〕58号规定的经过就业部门认定的以下人员:1、大龄失业人员。指在常住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且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满50周岁及以上失业人员。2、残疾人员。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3、零就业家庭成员。指同一家庭户口内有2名及2名以上共同生活成员,并且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家庭成员均进行失业登记,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员。4、失地农牧民。指依法被旗县级以上政府实施统一征地后,完全失去原承包耕地或草场,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满50周岁及以上的农牧民。正在享受的征地补偿月标准高于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人员不在此类人员范围。5、长期失业人员。指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且连续失业登记1年以上女满35周岁、男满45周岁的失业人员;6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指离校2年及以上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主要指从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以上共6类人员,具体人员身份由区就业局根据自治区文件界定。
另外,内人社办发【2020】94号中规定的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按文件执行。
第二类侧重的是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或职业技能培训的。指按照地区防疫指挥部发布的有关命令停工停产的,在疫情得到控制后按照地区防疫指挥部发布的有关命令及时复工复产的企业的可以开展以工代训培训;曾经停工停产的至今未复工复产的企业也可以组织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具体企业确定由区人社局牵头,区工信局负责提供企业复工复产名单。难以认定的提交人社局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认定。
第三类侧重的是支持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各类企业开展以工代训。这类企业不受企业规模限制,各类企业均可开展以工代训。可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查询企业营业执照信息,界定企业的行业性质。对于不能界定的企业,由区人社局与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定,由其对就业局提供的名单通过信息系统比对核查确定企业的行业性质。其中,外贸企业的确定需与区商务局核查,文化旅游的企业确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核查,交通运输企业的确定需与区交通运输局核查,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企业的确定需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查。
个体工商户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中的小微企业名录模块可以查询到的,可视为小微企业享受以工代训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内就服工办发〔2019〕2号)中关于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政策和执行期限不变。
对同一培训对象开展以工代训,经营主体不得重复享受以工代训补贴。
三、 企业如何开展以工代训
企业要开展以工代训,重点要做好以下6项工作:
1、企业自行安排以工代训,首先要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培训教师、带班负责人,确定符合政策条件的以工代训人员名单,展开培训。同时将企业拟开展以工代训培训确认书(pdf格式,加盖企业公章)及拟培训人员名单以电子表格的形式报区就业局备案。
报送邮箱:ybsjyzp@163.com
2、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要符合企业实际,计划中要有培训时间、课时、培训内容、培训岗位、课程表、培训学员名册等内容,按照以工代训计划开展培训。企业高管人员不在培训学员中之列。
3、培训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展开,理论授课、师父带徒弟、技术能手讲授、网络课程、岗位实操等多种形式开展以工代训,培训累计不少于56课时。
4、培训内容企业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和工作实际,可自行设计培训计划、安排课程内容,建议将疫情防护、安全生产等知识纳入培训课程。
5、企业按照培训方案完成以工代训相关培训内容后,可自主确定结业考核方式,灵活采用在线测评、岗位任务考核、综合评估等形式评价参培学员培训效果(成绩),并做好相应记录。
6、培训过程要有记录、图片、视频等记录,并形成分阶段的培训档案,最后形成企业以工代训基础台账。培训档案要真实、有效。培训过程中企业要指定专人做好培训的监督、检查,检查人要在检查记录上签字,坚决杜绝做假培训档案骗取补贴。
企业以工代训的基础档案材料,在申请补贴时不需要提供,只作为企业开展以工代训工作开展的有效佐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要求,企业要保存好档案材料以备查询。
四、补贴标准和受理期限
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标准按照每人每月600元执行,职业培训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受理期限从“94号文件”下发之日起(2020年6月12日),截至2020年12月31日。所需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列支。
以工代训补贴申报,不设定集中申报期和资金拨付期。推广“不见面”服务,努力实现补贴受理审核发放全程网办。
五、申请和审核拨付
(一)申请材料。符合条件的企业按隶属关系向区就业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相应材料,材料由企业承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提供的材料包括:
1.企业申请承诺书(参考样式见附件);
2.以工代训人员花名册;
3.企业发放的工资银行对账单;(支付职工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的工资可以是当月的,也可以是上月的;劳务派遣人员由劳务派遣企业出具发放工资银行对账单,由用工企业出具相关用工材料。);
4.企业开户行和银行账号。
(二)信息录入。企业应按照自治区劳动就业核心业务子系统中“企业以工代训”模块要求,于每月25日前按企业实际开展以工代训人数将申请材料录入当地劳动就业核心业务子系统,按月申请以工代训培训补贴。以工代训模块已上线,实现模式:企业通过网厅申报,就业部门通过实名制系统审批!
业务流程如下:
企业通过人社厅门户网站(rst.nmg.gov.cn)中“网上办事大厅-单位办事”CA、账号密码或者电子营业执照登陆单位网厅,点击“劳动就业”,选择“以工代训申请”进行业务申报,申报时要选择审批机构,相应审批机构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批。
审批部门通过“劳动就业核心业务子系统-就业技能培训管理-企业职工-以工代训审批”模块进行审批。
(三)材料审核。受理申请后,就业部门核实企业申请材料,其中,企业新录用的就业困难人员等人员信息通过自治区劳动就业核心业务子系统数据库进行比对;对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中小微企业及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各类企业认定按照当地相关部门标准核查(统计上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见附件)。
(四)公示。核查结束后,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人社部门要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五)补贴资金拨付。公示结束后,对公示无异议、开展以工代训的企业,由就业部门出具初审意见,人社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并在5个工作日内由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账户拨付到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区就业局并将补贴资金拨付信息录入当地劳动就业核心业务子系统。
(六)信息统计。就业部门要将以工代训支持企业数和资金支出数等信息情况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月对账统计范围。
上述三类企业没有开展以工代训的,按照有关要求抓紧开展以工代训工作,以工代训结束后,进入申报补贴阶段。已经开展以工代训的,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直接进入以工代训补贴申报阶段。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是当前稳就业、促就业、防失业的重要抓手,各企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以工代训工作。
(二)提高工作效率。各企业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尽快做好以工代训的各项准备,安排好人员、场地、教师及负责人,制定有关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按照要求抓紧展开以工代训培训。
(三)强化资金监管。企业不准人为造假骗取套取资金,对违规使用、骗取套取资金的要依法依规严惩,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本指南只作为企业开展以工代训培训参考,遇有上级有关操作流程的变动,以上级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