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区以项目扶贫为载体,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扶贫进村到户的原则,开展了“三到村三到户”项目、互助金试点、“杠杆式”金融扶贫项目和建档立卡工作,现所有项目已全部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为了探索和创新“三到村三到户”项目管理机制,元宝山区扶贫开发分为三种模式,即“合作社+种植小区+农户”带动模式。围绕着本村资源优势,发展优势农业产业,由专业合作社组建日光温室、设施葡萄、寒富优系苹果种植园,安排受扶持的贫困户到小区内从事现代集约种植业。如五家镇房身村建设220亩日光温室;风水沟镇风水沟村建设160亩设施葡萄园;小五家乡谢家营子村栽植137亩寒富苹果。 “杠杆式”金融扶贫模式。把“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全部作为风险抵押金存入银行,撬动银行1∶5的支农贷款,使用期3年,年利率为9%。扶持全村具备产业发展能力的扶贫对象发展肉驴、肉牛短期育肥。用财政扶贫资金给予农户借贷贴息,贴息期限与贷款期限一致。“先建后补、一卡到户”扶贫模式。项目实施主体是项目村或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在自家庭院或规划的养殖小区建设牲畜棚圈,新购进良种牲畜,不断扩大饲养规模,发展农区设施畜牧业,提升农区畜牧业的数量、质量和效益。凡达到项目设计标准,经区扶贫办、财政、审计、监察4部门联合验收组验收合格后,给予项目资金补贴。人均扶持强度掌握在5000元左右。补贴资金的发放实行“财政一卡通”直拨到户。如风水沟镇庄头营村、美丽河镇新安屯村发展肉羊饲养;小五家乡大营子村发展基础母牛饲养,实行“先建后补、一卡到户”扶贫模式。今年9个村“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计划投资2289万元,其中计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50万元、抵押贷款900万元、整合支农资金500万元、农民和合作社自筹资金439万元。项目扶持贫困户526户、2117人。
“杠杆式”扶贫、互助金试点工作运行良好。元宝山区在五家镇望甘池村和美丽河镇前美丽河村进行了“杠杆式”扶贫试点,两个村用互助金本金40万元作为抵押金存入区农村商业银行,撬动银行200万元贷款额度。扶持的产业主要是养猪、肉羊、肉牛、购买农用车搞运输。互助资金试点项目。现有互助资金试点村5个,共有扶贫互助金本金100万元,社员入社费10.37万元。鼓励农户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扩大小额信贷规模,使之成为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有效扶持方式,为扶贫对象发展养殖业提供资金需求支持。社会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元宝山区委开展了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工作。区班子领导联镇乡包村、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和区内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包村、各帮扶单位派出驻村工作队。现有24名县处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镇乡、包扶1个贫困村;24个贫困村每个村至少有2个以上区直单位和区内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结对包扶,广泛开展社会扶贫济困活动,进一步缩小贫困村与富裕村的发展差距。
今年下半年,元宝山区将通过组织实施“三到村三到户”项目、互助资金试点、“杠杆式”扶贫、社会扶贫等各类扶贫项目,扶持3500人低收入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使扶持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到2014年10月底前,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完成全国联网运行,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逐村逐户科学制定脱贫规划和分年度计划。 (李富)
[责任编辑: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