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现有各类注册商标370余件,其中,燕京啤酒、草原兴发、伊利乳业、河套酒业等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彩霸、伊康、爱丽雅、大牧场等商标被自治区工商局认定为自治区著名商标,古山绿源、鑫仓、刘雅丽、爱丽雅、哈河、格尔雅等商标被市工商局认定为赤峰市知名商标。
近年来,区工商分局积极实施商标兴企、商标富农工程,努力运用商标整合特色优势产品资源,以此来提高本地产品的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借助一件商标、带动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
——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全面提升商标工作水平。围绕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这个工作重心,重点发展和提升能源、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领域的商标品牌。一是帮助国电化肥、九联煤化、瑞阳化工、富强机电、盛森硅业等一批拉动作用较强、发展前景较好、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化工企业进行重点指导和培育,帮助企业申请各类注册商标,使产品品牌不断得到拓展和提升。二是充分发挥我区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以农业主导产业为突破口,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将风水沟设施葡萄基地、木头沟食用菌、康绿源、五家蔬菜基地作为商标富农的重点项目,通过宣传、引导、注册、服务一条龙措施,指导企业申请不同级别的注册商标。三是积极推进食品加工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经营,鼓励企业注册、运用商标创立品牌。
——着力推进品牌战略,助力企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品牌”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选择具备一定条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重点对象,引导企业提高市场层次和品牌效应,实现商标品牌与市场品牌互动共进,以此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赤峰市知名商标,发展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内蒙古著名商标,赋予品牌无形资产。建立品牌培育后备梯队,对列入梯队名单的企业,落实培育目标责任制,开展重点业务辅导,帮助其解决品牌创建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实现创牌目标;结合农村实际特点,将商标法规、注册程序及商标保护知识送入乡村,提高广大农民的商标认知度。
——强化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形象。鼓励支持品牌企业到大中城市开设品牌产品专卖店、连锁店,提升品牌知名度。大力开展争创“宝山品牌与品牌宝山”活动,通过在媒体上开办专栏专题、开辟宝山品牌宣传一条街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宣传取得驰名、著名、知名品牌的企业,宣传在品牌培育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营造创牌、护牌、保牌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品牌管理,全力保护品牌。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抓大案、抓源头、端窝点,扎实开展打假工作,保护区域特色品牌;成立区商标协会,建立协会网站,发挥商标协会组织协调、沟通信息、把握趋势的作用和优势,指导和服务企业更好地创建品牌、营销品牌;对各级品牌产品进行跟踪动态管理,对严重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及出现其他重大违规问题的,按相关管理办法规定向上级部门建议取消其品牌称号,并向社会公布,以维护品牌的形象。(专刊记者 鞠国柱)